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北邻鞍山市辖区。东南隔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西北邻锦州市辖区,南临渤海辽东湾。市区距省城沈阳市155公里;西距锦州市102公里;南距营口市65公里,鲅鱼圈港146公里,大连港302公里;东距鞍山市98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0°39′~41°27′、东经121°25′~122°31′之间。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占辽宁省总面积的2.75%。
据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在域内设置房县,西晋撤销。南北朝时期,属北魏的营州,后为高句骊侵占。唐平定高句骊后,归渤海国显德府。辽代,本境属显州奉先军。金、元、明、清各朝代,本境分别属广宁府、路、卫、县。其中,清顺治元年(1644年),设海城县,境内的南部区域归海城县辖;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设置新民厅,现境内的东北部分地域归新民厅管辖。清开国后,在域内北部设放牧官马场,后在盘蛇驿设总管衙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对牧场进行勘丈,划恭、宽、信、敏、惠五段。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境内设置盘山厅。1913年设盘山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盘山县民主政府成立,先后隶属辽宁省第五专区、第二专区管辖。同年8月,盘山县划归辽宁省直接领导。1949年4月盘山县隶属辽西省。同年在大洼县境内成立盘山农场,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农林部,1950年盘山农场改为辽西省盘山*稻田农场。1953年2月,盘山*稻田农场改为盘山机械农场,1955年改为辽宁省盘锦国营农场管理局。1956年2月,盘山县划归辽阳专署领导。1956年11月,盘锦地区国营农场管理局改为盘锦农垦局,直属农垦部。1961年4月,在盘锦农垦局管辖地区设置盘锦区人民委员会,归营口市领导。1962年4月,辽滨苇场所属的大辽河东岸苇田划给营口县和海城县。1966年1月,盘山县与盘锦农垦局合并为盘锦垦区,试行政场合一制,直属辽宁省。1968年8月,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营口市曙光人民公社(营口市河北街)划归盘锦垦区;将辽宁省石山种畜场划归盘锦垦区。10月,东郭、羊圈子苇场划归盘锦垦区。12月,将台安县划归盘锦垦区。同月,盘锦垦区辽滨苇场所属西炮台苇田作业区(包括海水养殖)划给营口市;营口市西市区所属曙光人民公社、河北小学、河北苇席厂、西市苇席社河北生产点、河北苗圃划归盘锦垦区;营口市的公司(总厂)所属的田庄台造纸厂、田庄台煤炭经理部、河北商店、河北粮店、河北旅社、河北大车店、河北饭店、中医院河北门诊部、河北渡口划归盘锦垦区。1970年1月,在盘锦垦区内分设盘山区和大洼区(县级)。同年7月15日,将盘锦垦区改为盘锦地区,辖盘山区和大洼区,直属辽宁省。1975年11月,盘锦地区与营口市合并。原地区所辖盘山区、大洼区改为盘山县、大洼县,均属营口市辖。同时将台安县划归鞍山市。
1978年,将原营口市河北街从辽滨苇场划出,归营口市西市区管辖。1984年6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盘山县,设立盘锦市(地级),直属辽宁省。1984年7月27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以辽政发〔1984〕116号文件,向营口市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辽宁省设立盘锦市的批复》的通知,委托营口市人民政府协助筹建盘锦市。同年9月,成立盘锦市筹备领导小组。1985年3月,石山种畜场划归盘锦市。1986年11月,以辽政发〔1986〕120号文件批示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恢复盘山县建制和盘山区更名的请示:(一)撤销盘锦市郊区,恢复盘山县,以原盘锦市郊区的行政区域为盘山县的行政区域。(二)将盘锦市盘山区更名为双台子区。至此,盘锦市辖两个区、两个县,即:双台子区、兴隆台区、盘山县、大洼县。2016年3月,《国务院关于同意辽宁省调整盘锦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53号):同意撤销大洼县,设立盘锦市大洼区,以原大洼县的行政区域为大洼区的行政区域,大洼区人民政府驻大洼镇红海滩大街66号。[1]盘锦市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很大。
盘锦市土地面积407100公顷。2005年耕地面积12.8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32%。其中:水田10.96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5%);旱田1.92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4.10%)。平均每人占有耕地0.10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99.2万吨,其中水稻产量93.7万吨。盘锦大米闻名于国内外,是盘锦市主要出口商品之一。盘锦市尚有2万多公顷土地可以开垦利用,沿海滩涂逐年伸延,土地面积不断增加。
盘锦市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井盐、煤、硫等矿藏。2000年底,辽河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1亿吨,天然气1784亿立方米。*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坐落于此,已开发建设32个油气田,已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等12个油气生产单位。原油稳定装置处理能力600万吨/年。2002年生产原油1351万吨,天然气11.31亿立方米。原油品类有稀油、稠油和高凝油。年处理天然气5.62亿立方米,为石化工业提供了可靠的原料资源。
在盘山县的胡家西部、甜水南部、羊圈子、东郭,地下埋藏着盐卤资源。深度60米~100米,盐卤水厚度47米~77米,按年开采360万立方米计算,可开采数百年。在晒制的原盐中,氯化钠含量在95.5%以上,质量达到海盐特级品标准。
盘锦市南部沿海,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水域约20万公顷,鱼、虾、蟹资源蕴藏量约4万吨~5万吨,占辽东湾蕴藏总量的70%。其中3米等深线以内沿岸浅海水域约1.9 万公顷 ,海贝类蕴藏量约2.7 万吨。滩涂面积3.92万公顷,天然饵料丰富,适宜发展对虾、贝类。其中,可用于养殖对虾的面积1.34万公顷,可用于贝类养殖的面积1万余公顷。素有“盘锦文蛤库”、“渤海金滩”之誉的大洼县二界沟蛤蜊岗资源面积0.77万公顷,号称“天下*鲜”——文蛤的产量在1.5万吨以上,是辽宁省著名的文蛤出口基地。淡水水域15.3 万公顷 ,水中浮生物、水生植物丰富,有利于发展淡水养殖。近年稻田养殖独具特色。
海藻泥与硅藻土资源丰富,一级硅藻土资源全球占有率27%,是*硅藻土与海藻泥储藏*大矿区。储藏量5000万吨位于红海滩与二界沟之间,硅藻土主要分布于*、美国、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全球储藏量20亿吨,*主要分布于盘锦市与白山市。
盘锦市有优质草场0.4万公顷,分盘锦市有优质草场0.4 万公顷 ,分布于石山种畜场和盘山县大荒农场。主要饲用植物40 余种,载畜能力可达2.7万头混合牛。在0.8 万公顷 河滩地中,大部分可改造成季节性草场,另有0.47 万公顷水面可放养水生植物,大量的稻草和农副产物可供牲畜饲用。
盘锦市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隶属辽宁省。辖2个区、2个县,即双台子区、兴隆台区
2005年,区、县共辖19个镇、10个乡(含1个民族自治乡)、27个街道办事处。各镇、乡共辖村民委员会308个;各街道办事处共辖社区居民委员会178个。、盘山县、大洼县。
双台子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即东风、胜利、辽河、红旗、建设、石油、化工、双盛、铁东;共有3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个村民委员会。
兴隆台区辖18个街道办事处,即:振兴、兴隆、渤海、新工、于楼、高升、曙光、友谊、红村、平安、新生、欢喜、沈采、茨采、锦采、兴海、兴盛、创新;共有10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个村民委员会。
盘山县辖9个镇,即:甜水、沙岭、坝墙子、高升、胡家、东郭、羊圈子、石新、太平、古城子;辖5个乡,即陈家、吴家、大荒、陆家;共有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55个村民委员会。
大洼县辖10个镇,即大洼、田庄台、二界沟、田家、新开、东风、西安、清水、新立、新兴;辖4个乡和1个民族乡,即:赵圈河、王家、唐家、平安和荣兴;共有2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38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15年,年末全市总户数46.5万户,户籍总人口128.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64.7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50.2%,女性人口64.2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49.8%;0-18岁人口18.8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14.6%,18-35岁人口30.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23.5%,35-60岁人口57.8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44.8%,60岁以上人口21.9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17.0%。全年出生人口9729人,出生率7.55‰;死亡人口7081人,死亡率5.50‰;自然增长率2.06‰;计划生育率97.93%。
域内人口以汉族为主。共有35个民族,汉族占95.17%,少数民族占4.83%。其中,满族占3.01%,朝鲜族占0.90%,其他少数民族占0.92%。几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依次是: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5411公顷,比上年减少1223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04719公顷,玉米播种面积15672公顷。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066公顷,比上年增加23公顷。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07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5856公顷。全年果园面积813公顷,比上年减少3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13.6万吨,比上年增长1.0%。其中,水稻产量97.5万吨,玉米产量13.2万吨。全年油料产量0.02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7.9万吨。全年水果产量1.5万吨。
全年共完成植树310.4万株。全年育苗面积336公顷,四旁(零星)植树192.7万株,当年苗木产量700.5万株。
全年肉类总产量25.2万吨,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猪肉产量8.9万吨,下降0.1%;牛肉产量0.5万吨,下降1.2%;羊肉产量0.04万吨,下降2.7%;禽肉产量15.7万吨,增长23.2%。全年禽蛋产量13.2万吨,比上年增长28.7%。全年牛奶产量1.9万吨,比上年增长26.1%。全年猪出栏107.7万头,比上年增加0.3万头;年末存栏79.2万头,比上年减少0.6万头。
全年水产品产量34.85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淡水产品养殖17.4万吨,其中河蟹产量6.8万吨,淡水产品捕捞0.9万吨;海洋捕捞5.8万吨,海水养殖10.7万吨。
全年机耕面积121273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4.2万吨,与上年持平。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不包括渔船)81.0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3]
全年对亚洲出口2.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7.2%。其中,对日本出口0.2亿美元,下降25.7%;对韩国出口0.4亿美元,增长1.8%;对新加坡出口0.07亿美元,下降63.2%。全年对欧盟出口0.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7.2%;对美国出口0.5亿美元,下降50.7%;对非洲出口0.3亿美元,增长12.9%;对拉丁美洲出口0.08亿美元,下降70.0%。年末全市对外贸易国家(地区)140个。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2.5亿美元。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外商直接投资1.4亿美元;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1.1亿美元。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3项,比上年增加6项;合同外资金额1.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2.4%。[3]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0亿元,比上年下降37.1%。其中,税收收入77.6亿元,比上年下降30.7%。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14.9亿元,下降27.2%;营业税17.7亿元,下降19.4%;企业所得税3.8亿元,下降8.7%;个人所得税2.8亿元,下降2.1%。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2.2亿元,比上年下降15.6%。其中,教育支出19.1亿元,增长17.4%;科学技术支出1.1亿元,下降44.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5亿元,增长15.5%;节能环保支出3.6亿元,下降33.2%;农林水事务支出18.8亿元,下降3.6%。[3]
盘锦地处诸河下游,素有“九河下梢,十年九涝”之说。暴雨多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常诱发洪涝灾害。1840~1990年的150年间,境内共发生重大水灾67次,平均2.3年发生一次。其中,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8月上旬,大雨滂沱,辽河、浑河、太子河同时泛滥,大雨月余不晴,房屋倒塌、庄稼绝产,百姓饥饿成灾,大水百年罕见,被境内人称“光绪十四年大雨”;清光绪二十年(1894),辽河决口10处,地势低洼处被水淹月余,平地水深1.7米~2米,房屋倒塌,庄稼绝产。
民国时期、沦陷时期,境内仍水灾不断。其中,民国19年(1930年)7月,大雨连绵,绕阳河、小柳河到处决口,盘山县一片汪洋,庄稼绝产;民国31年(1942年,伪康德9年)秋,大雨,辽河、双台子河、小柳河、绕阳河泛滥成灾,遍地行船,盘山庄稼减产8成;民国35年(1946年),辽河春
汛,正月十六决口,盘山冰排遍地,春耕受阻,8月中旬,又降大雨6天,双台子河、小柳河、绕阳河、东沙河决口数处,庄稼颗粒不收。冬天大雪,厚达1米多,灾情严重,民不聊生。解放后,境内水灾仍较频发。其中,1949年,全省大部分地区7月中旬至8月上旬,受台风袭击,阴雨连绵40多天,辽河、双台子河、绕阳河等决口29处,盘山境内受灾面积4.4万公顷,占农田总面积的78.85%,房屋倒塌3425间,灾民12.8万人;1960年7月28日~8月8日,连降大雨12天,大辽河洪峰到达三汊河口时,流量为7000立方米/秒,沿河套堤全部溃决,辽河套堤8处决口,淹没农田6.7万公顷,倒塌房屋2万余间,灾民8万多人;1975年7月末至8月初,辽宁省普降大雨,盘锦地区有8个场、社降雨300毫米以上,大辽河、辽河、绕阳河水位猛涨。全境76处套堤决口,1万公顷农田被淹;1985年7月~8月,先后降雨30天,双台子河闸闸前水位*达6.41米,超出历史*水位(1964年)1.02米,8月19日,在9号台风影响下,全境普降暴雨,盘山降雨161.5毫米,大洼降雨375毫米,境内2.5万公顷农田遭受内涝。陆家防潮堤漫顶决口,小柳河右岸小丁家段回水堤溃决。大辽河三次洪峰,国堤外的套堤相继决口。这场洪涝灾害,使全市有13.48万户,55.1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50255间,外洪内涝成灾面积5.33万公顷,其中庄稼绝产面积1.95万公顷。加上林业、水产、苇田、工业、交通、水利、电力、卫生教育等行业的经济损失达6.8亿元。
1840~1949年,平均不到6年发生一次旱灾。据盘山县水文站资料记载1950~1990年,大旱年有12年。
新*成立后,本境采取了抗旱措施,修建排灌站和桥、涵、闸、渠,大部分旱田改水田,旱灾减少。但春旱和伏旱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水田用水和水质。发生严重灾害的年份有: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境内春季大旱,春播后苗没出,庄稼绝产。清光绪二十二年,春、夏、秋无透雨,大旱年,庄稼减产。
民国3年(1914年),春夏大旱,禾苗枯焦,庄稼大面积减产。民国9年(1920年),境内先旱后涝,造成庄稼减产8成。民国15年(1926年),盘山2~6月无雨,禾苗枯死,庄稼绝产。民国26年(1937年,伪康德4年),盘山大旱,农历六月初四始雨,庄稼减产。
1957年,境内5月份开始持续60天无雨,旱田担水浇地保苗,水田海水倒灌。8月,发大水,造成1.27万公顷稻田颗粒无收,2.2万公顷稻田减产。1958年,春夏近百天无雨,引起海水倒灌造成庄稼减产。1982年,是历史上特大的干旱年,有2.13万公顷水田绝产。1989年,严重干旱,由于1988年大旱水库蓄水量少,气温较往年高2℃~3℃。全市人民奋起抗旱,有抗旱点703处,机泵1000台。5~6月,引回归水量近1亿立方米,在地势高的地带打井抗旱。同时从省内及吉林省调水,使水田育苗、插秧得到正常进行。大旱之年,获得丰收。
本境位于下辽河断陷盆地。据史料记载,下辽河盆地及周边地区在公元294~1949年间至少有72次有感地震发生。其中,近50次4级左右地震发生在盘锦,地震分布特点东强西弱,大于5级的地震有2次,均发生在今大洼县的辽滨苇场。
清咸丰九年(1859年)8月23日,在今辽滨苇场发生5.0级地震,震倒房屋3间,压死乡民5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正月初七,营口(辽滨苇场)发生5.0级地震,破坏程度具体数字不详。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06秒,海城发生7.3级地震,波及盘锦地区,田庄
台镇至东风农场地震烈度为8度,大洼、盘山地震烈度为7度。此次地震境内房屋损坏27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64万平方米,震亡190人,震伤339人。工业、铁路、桥梁、水利设施遭严重破坏,6000公顷农田被地下涌出的青砂(大砂包高达数米)覆盖。本境尚未发生破坏性地震,除1975年海城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盘锦外,*一次是1978年1月21日,辽滨苇场发生的3.5级地震。1975~1990年,盘锦地区发生ML1.0~3.5级地震38次,主要分布在辽滨苇场、双台子河口、田庄台及境内东部地区。
境内因受季风气候影响,每年都出现大风天气。1957~1990年,8级或8级以上大风,年平均日数38天,最多年份为101天(1972年),最少年份5天(1989年)。大风日多数发生在3月~5月、6月~8月最少。夏秋季有时出现短时龙卷风。
1959年8月27日,16时25分~42分,大洼出现龙卷风,刮坏房屋8间,部分水稻倒伏。1967年7月15日夜,雷雨大风,风速35米/秒,停在大洼飞机场的一架撒药飞机被刮翻,东风农场40公顷高梁、玉米全部刮倒,沿路部分电杆被刮倒。1983年8月9日上午,盘山县棠树林子、沙岭地区遭台风袭击,旱田作物全部倒伏,减产过半。1985年8月19日夜,9号台风经过高升、棠树林子一带,旱田庄稼全部倒伏,受灾面积达153.3公顷,减产5成以上。1988年,因大风暴雨袭击,受灾面积1130公顷。1990年6月22日,东部苇场遭龙卷风袭击,苇田受害面积1330公顷,芦苇绝产660公顷,损坏电杆76根,经济损失10余万元。
境内时有冰雹发生,轻则打伤农作物,影响产量,重则果实打掉,大片倒伏,庄稼减产或绝产。自1957~1980年24年出现过28次冰雹,东北部的高升镇雹灾严重,几乎每年都有雹灾发生,被当地人称为“雹子窝”。
1956年,胡家一带发生雹灾,*雹粒直径1厘米,地面积雹厚6厘米,大豆绝产,其他作物减产。1957年8月8日,大洼遭受雹灾,水稻倒伏;9月27日,盘山西部的新生、陆家、裴家、李家等村屯遭受雹灾,*颗粒达59.7克,造成庄稼减产。1970年9月,大洼清水、前进、唐家、榆树农场和良种场、大洼镇遭受雹灾,雹粒如蚕豆大,持续9分钟,受灾面积170.6公顷,庄稼减产。是年,盘山东北部高升一带降冰雹,受灾面积596.6公顷,其中绝产112.06公顷。1973年9月24日,大洼新兴农场降冰雹,雹粒*如梨,持续20分钟,受灾面积745.66公顷,粮食减产418吨。1979年,大洼县平安、西安农场一带降冰雹,粮食减产1万吨。
1957~1986年,共出现在水稻生长季节的低温有4次,即1957年、1969年、1972年、1976年。1957~1980年,出现8次春寒,为3年一遇;出现5次倒春寒,为5年一遇。
圣纪节教历太阴年三月十二日,俗称圣会或圣忌。穆斯林集会诵经,讲述穆罕默德事迹。
开斋节教历太阴年九月为斋月,十月一日为开斋节。穆斯林沐浴、盛装,举行会礼,相互祝贺。
古尔邦节教历太阴年十二月十日,穆斯林沐浴、盛装,举行会礼,馈赠食品。
新*成立后,国家规定的纪念、庆祝节日有:1月1日元旦,3月8日国际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国际儿童年,7月1日中共建党纪念日,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盘锦自然景观比较优美,可谓特色天成。平原地貌、稻田、苇海、草原、井架、红海滩、珍稀鸟类与河流交织成美丽壮观的图画,使这里成为旅游观光、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盘锦人文景观别具一格,可谓人文荟萃。这块土地曾孕育了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他的祖茔以及他亲手创办的新民小学遗址都在盘锦境内。盘锦,地势平坦,景观独特,资源丰富,可谓物华天宝,被称作美丽、富饶的辽河金三角。距北京600多公里的辽宁盘锦有一片海滩,秋天一到,海边的植物慢慢变红,大片红色铺满整个海滩,异常壮观。盘锦盛产大米、河蟹,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那里有86万亩世界上*苇田,还有野生的丹顶鹤。这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油气储量占全国已探明的总储量的10%,是我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所在地,也是全国*、世界第四大特种油生产基地。境内有连片水田、滩涂等资源,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优质大米和水产品基地。有世界*大苇田,是重要的造纸、建材原料基地。
1、2008年春节过后,辽宁省盘锦市水产出口企业积极与国内外客商联系,不足两个月时间销往韩国扣蟹820吨。
去年,盘锦市各级政府把发展河蟹产业作为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仅成蟹养殖面积大增,扣蟹养殖面积也有新突破。全市河蟹养殖面积达到135万亩,河蟹总产量实现3.5万吨,创产值11亿元,仅河蟹一项全市农业人口人均收入就达816元。其中,扣蟹养殖面积达23万亩,总产量9700吨。扣蟹获得丰收,冬储数量较大,总储量约8500余吨,为今年发展河蟹养殖奠定了基础。市海洋与渔业局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辟国际国内河蟹两大市场,着力拓宽河蟹销售渠道。以光合水产公司、每日集团、旭海公司和达洋公司为主体到韩国进行考察和洽谈,并以每吨3060美元的价格签订供销扣蟹合同。截至目前,这几家公司共外销扣蟹820吨。
目前,盘锦市扣蟹市场销售价为每公斤22元,总外销量达到2800吨,占总储存量的30%,而且销售价格还有上扬趋势。
2、2007年9月10日刚刚获得*名牌称号,9月14日,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商标’的盘锦大米又接到奥运会粮食供应商——北京粮食集团的千吨订单,成为2008年专供奥运会稻米。辽宁省盘锦市素有‘北国江南’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盘锦为退海平原,地面覆盖着深厚的淤积物,富含水稻生长所需的天然肥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达165天的气候特点,非常有利于水稻生长,因此,盘锦大米以其米粒整齐、玲珑剔透的外观、黏软细腻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为粳稻中的佼佼者
市主要领导
职位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孙国相 |
市委副书记 | 李素芳 |
市长 | 高科[8] |
市委常委、副市长 | 刘兴政 |
副市长 | 徐吉生、姜冰、潘元松、刘志虹、姚喜双、王庆良 |
副市级干部 | 孙占明 |
秘书长 | 孙 波 |
市政府办公室 |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市科学技术局 |
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 市教育局 | 市公安局 | 市监察局 |
市民政局市司法局 | 市财政局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市国土资源局 |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 市交通局 | 市农村经济委员会 |
市水利局 | 市海洋与渔业局 | 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 市服务业委员会 |
市旅游局 | 市文化广电局 | 市卫生局 |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市审计局 | 市环境保护局 | 市统计局 |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市外事办公室 | 市政府法制办公室 | 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 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 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院校) |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综合院校) |
盘锦市高级中学 | 辽宁省实验中学辽滨分校 | 辽河油田*高级中学 | 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 | 辽河油田第三高级中学 |